5月26日,第38屆國際鞋業大會暨2019中國皮革行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在廣州中國大酒店舉行。國際鞋業協會聯盟輪值主席、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先生、國際鞋業大會/國際鞋業協會聯盟秘書長孔繁郇先生、廣東鞋業廠商會會長劉穗龍先生等出席發布會。
(一)38屆國際鞋業大會:5大特點書寫行業歷史
由中國皮革協會和廣東鞋業廠商會主辦的第38屆國際鞋業大會,將于5月27日在廣州東方賓館隆重舉行。大會圍繞“讓世界了解中國鞋業,共建可持續發展未來”主題,就各國家和地區鞋業發展現狀、發展前景、發展戰略及鞋業生產資源、環境等議題進行信息交流。
據大會輪值聯合主席、廣東鞋業廠商會劉穗龍會長介紹,在廣州舉辦的第38屆國際鞋業大會,將以5大特點書寫在國際鞋業大會的歷史上:
1、內容最豐富
5月26-29日,連續4天,同期9場不同活動,包括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中國鞋業走進東盟座談會;27日的IFC成員內部會議、IFC開放式論壇、1000人交流晚宴及“新濠畔.真皮標志杯”設計大賽頒獎典禮;28日的顯輝廣州鞋革展、IFDC大賽頒獎典禮暨晚宴、考察廣州站西鞋業商圈;29日的鞋業名企天創時尚考察交流活動等。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群體,更多的參與,更多的交流,更多的商機。
2、參會人最多
10數家領事館和政府部門,20多個國家和地區,50多個商協會組織,400多家企業,500人論壇,1200人晚宴,成為迄今為止IFC乃至全球鞋類行業,參會人數和規模最大的一次行業大會。
3、議題最深刻
27日上午,15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協會,組織交流本地區鞋業運行情況。下午開放式論壇上,來自全球的11位大咖和專家:國際鞋業協會聯盟秘書長孔繁郇、廣東鞋業廠商會會長劉穗龍、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許寧寧執行理事長、德國鞋和皮革制品協會秘書長Manfred Junkert、法國時尚咨詢創始人Jayne Estève-Curé-Jayne、英國 SATRA Technology工程部部門經理Peter Allen、鶴山柏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CEO Thomas Schneider、Elevate 公司 CEO Ian Spaulding、新百麗鞋業有限公司規模定制中心經理吳華林、天創時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倪兼明等,將就中國與東盟鞋業貿易和投資、歐洲鞋業市場、消費方式轉變對鞋業制造的影響、鞋業和皮革生產效率提升系統助力可持續發展、皮革行業可持續及環境友好洞察、鞋業可持續發展及負責任的供應鏈提升、基于腳型數據的規模定制、鞋業智能制造等,傾情演講,共同探討鞋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議題范圍之廣、之深刻,更屬大會首次。
4、參與度最高
第38屆國際鞋業大會,在中國皮革協會的支持和指導下,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業界精英齊聚一堂。除了由中國皮革協會和廣東鞋業廠商會主辦之外,還有廣東省內的20多家商協會機構協辦和支持,70余家企業積極贊助參與,10數家行業媒體更是傾情全程參與。特別是,從大會籌備工作開始,廣東鞋業人在廣東鞋業廠商會的帶領下,踴躍報名,積極參與,真正做到了行業事行業辦,大家一起來,更精彩!體現出了廣東鞋業的實力和風采,也體現了廣東鞋業人團結奮進,和衷協作。
5、賦予最多時代意義
2019年5月,中美貿易戰陡然升級,讓全世界的神經為之一緊。5月27日第38屆國際鞋業大會,再一次聚焦了全球鞋業界的目光!
產業升級與轉移、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中美貿易戰,這幾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關鍵詞碰撞在一起,深刻的預示著,這是一個在不平凡的時間節點,召開的一次不平凡的產業會議!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在全球貿易爭端和產業調整的大潮裹挾之下,在全球鞋業界期許的眼光中,第38屆國際鞋業大會必將載入史冊!因為,歷史已經風云際會的賦予了這次大會更多的意義!
或許,這將是一次撬動以亞洲為中心的全球鞋業新格局的大會。毫無疑問,共享共贏,攜手共建,方可預見世界鞋業可持續發展未來!
(二)關于國際鞋業大會IFC
據了解,國際鞋業大會源起于1971年5月,在中國臺北召開的第1屆國際橡膠鞋業制造商大會。1982年,在香港第12屆大會時,會議名稱改為“第1屆國際鞋業大會”(The 1st IFC)。半PU人造革國際鞋業大會于2013年在香港注冊成立了國際鞋業協會聯盟,聯盟的主要活動是組織國際鞋類大會(IFC)、國際鞋類設計大賽(IFDC)。
國際鞋業大會會員不時增加,目前國際鞋業大會共有14個會員協會和4個觀察員協會,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柬埔寨、緬甸、巴基斯坦等15個國家和地區。
國際鞋業大會的宗旨和愿景是:促進交流,取長補短,增進合作,減少競爭,共同發展,為鞋業爭取更美好的明天。IFC大會每年輪流在以亞太地區為主的國家和地區舉行,至今已共舉辦了37屆。
(三)中國皮革和制鞋行業穩中趨緩 2019繼續承壓前行
中國皮革協會李玉中理事長對中國皮革和制鞋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分析。報告認為,2018年,我國皮革行業面臨嚴峻的外部形勢,市場增長動力偏弱,環保監管日趨嚴格,企業成本居高不下,行業增長壓力加大。承壓前行的皮革行業,深入推進轉型升級,抓住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等變革機遇,總體保持運行平穩,但穩中趨緩。
產量指標波動
2018年我國規上輕革產量4.96億平方米,比上年同期規上企業產量下降20.7%。2018年,規上皮革鞋靴產量36.33億雙,同比下降1.01%。福建、浙江、廣東排名前三,其中,廣東占全國份額的12.37%,同比下降14.4%。
出口增長甚微
2018年,我國鞋類出口總額444.58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從鞋類出口的目標市場來看,對大市場——美國的出口保持了1.2%的微增,占比為26.95%,而對歐盟、非洲出口則有所下降。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0.56%,占比為22.66%,其中,對英國出口同比大幅下降35.84%; 對非出口占比為7.39%,同比下降3.61%。
進口增幅顯著
與此同時,我國皮革主體行業的進口增幅明顯,全年進口111.42億美元,同比增長13.31%。其中,原料進口額占比為32.57%,具體到細分類別降幅不一,成品革進口下降11.75%,半成品革進口下降6.70%,已鞣毛皮進口下降24.34%。鞋的進口額為41.45億美元,箱包的進口額為29.15億美元,合計占皮革行業進口總額的63.36%,同比分別增長29.67%和27.69%。
從地區進口來看,行業進口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江蘇三地,合計占比75.63%。其中,上海主要以制品進口為主,占我國鞋類進口總額的42.63%,箱包進口總額的70.19%;而廣東以原料進口為主,占我國成品革進口額的53%,半成品革進口額的37.78%。江蘇占我國鞋類進口總額的39.19%。
東盟占我國鞋類進口總額的65.02%,占已鞣毛皮進口總額的85.23%。歐盟是我國鞋類進口第二大來源地,占比23.06%; 同時也是我國成品革的比較大來源地,占比28.83%。
今年開局平穩
今年以來,我國皮革行業面臨的外部形勢復雜多變。
今年一季度,行業出口呈現“兩個主要”下滑:1、行業的主要產品,鞋和包的出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2、行業的主要出口市場,對歐美的出口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鞋業對美出口額下降了4.7%,我國鞋類訂單正加速外遷。中美貿易摩擦對于國際采購訂單和全球供應鏈布局的潛在影響將逐步顯現,皮革行業出口壓力將有增無減。
未來形勢嚴峻
2019年,行業外部環境愈發嚴峻,下行壓力日益加大。行業出口不僅要面對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的風險,目標市場的貿易壁壘、單邊主義的困境,還有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訂單競爭。與此同時,國內宏觀經濟運行壓力也有所增加,勢必對國內就業、行業投資、居民消費產生影響。
面對重重困境,行業需逆勢而進、創新而行,著力科技進步和文化創新,在設計研發、智能制造、新零售、品牌營銷等方面有所突破。
Telephone
15252517777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China Professional Leather Manufacturer
揚州市德運塑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郵箱: |
andy.liu@derwins.cn | |
![]() | 手機: |
15252517777(微信同步) | |
![]() | 地址: |
江蘇省揚州高郵市八橋鎮工業園區 |